“生物医药研讨会已举办25年,是一个很有底蕴的研讨会,我很荣幸能作为合成生物学创新应用研讨会的主持人,与大家在这个平台上一起交流。”谈道参加本届bio-forum的所思所想,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、上海生物制造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许建和表示,“这是一个科学家可以发挥自己潜力的地方。”
(资料图片)
“临近退休,我也想把一辈子积累的科研成果、学到的知识、转化的经验,践行在实践上。”许建和向上海科技说道,从“书架”到“货架”,高校教授跨界“企业家”,成立合成生物学初创公司上海百福安生物,充满挑战,但他甘之如饴。
变活熊取胆为鸡胆转化,
合成生物学如何“经世致用”?
熊胆,是中药里的一味药,
其中主要有效成分
熊去氧胆酸,
已获得临床应用批准,
并已被发现具有利胆、
治疗胆固醇性胆囊结石、
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病、
预防药物性结石形成等作用。
传统的熊去氧胆酸的来源依赖活熊取胆,如何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获得熊去氧胆酸?许建和带领团队,从“书架”到“货架”,以产业化的方式探索合成生物学获取熊去氧胆酸的解决方案。
“我们发展了一个酶的系统,将鸡胆中的鹅去氧胆酸,通过两个反应转化为熊去氧胆酸。”许建和介绍道,目前这一生产路径已产业化运营,每年有10吨产品的生产与销售。
高校教授如何跨越
学术界与产业界的“鸿沟”,
成为创业者?
尽管合成生物学这门学科
本身在校内也有与企业对接
进行成果转化的途径,
但自己创业仍然是不同的。
在许建和看来,一方面,难点在于团队搭建,“过去,我们角色是做教授,带学生,但学校组团队方式和公司组团队的方式是不一样的。”另一方面,产业界要求全产业链的完备,“之前在学校,我们做成果转化,只要把一个链条做好,交给企业,就可以了。”但创业需要把每个产业链都做好,并考虑如何优化、如何放大等问题,许建和谈到,尤其对于理科出身的研究者而言,在创业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学习工程原理与知识。
选品,则是一个从创业之初就要开始考虑的问题。“过去,我们更多的关注学术和技术,但创业要求生产产品体现价值,从卖技术到卖产品,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。”究竟怎样的产品能符合市场需求、满足社会需要,并与众不同,值得每一个创业者认真思考。
创新体制机制,
让高校成果转移转化更接地气
作为与工程紧密相关的学科,合成生物学在产业、商业上的应用方向至关重要,如何打好先手牌,掌握产业先机?
在许建和看来,上海生物制造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的使命,“就是要把高校的成果产业化,更加接地气。”
据许建和介绍,创新中心在体制机制建设上,目前已颇有成效。“华东理工大学在成果的转移转化上提供了很多支持,鼓励教授们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,将本职工作外的剩余时间用在创业之上。”
同时,学校在知识产权方面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,“教师们自己的科研成果,可以通过专利作价的方式,学校持有部分专利股权为辅,教授团队为主,极大地调动了教授们创业的积极性。”
目前,在创新中心的推动下,华东理工大学在合成生物学方向,已有许多老师迈出了从“书架”到“货架”的尝试。例如谭文松教授,通过创新中心的“院企双激励”机制,在上海张江设立了华东理工大学张江现代生物技术研究院,与上海倍谙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“一套人马、 两块牌子”,已在上海金山设置生产基地。
许建和自己也已培养了一百多位研究生,其中少部分在学术界从事研究工作,而大部分则成为了上海张江生物产业中的中流砥柱,从理念,到技术,再到工厂,“在学校里,学生学的是生物学的知识,那么将来到社会上之后,就应该服务社会,把学到的科学技术变成服务制造产业的大国重器,‘道器合一’,这是我们培养学生的一个理念。”
既要抓住原始创新
也要抓住成果转化
“上海,是中国合成生物学的发祥地,无论是科研院所还是高校,历史都比较悠久,基础也很好,这是我们的优势。”作为学术与产业前沿的专家,许建和认为,至少合成生物学这一领域,“放大优化的过程也相当重要。”
目前,许建和团队已在上海奉贤成立微型工厂,作为中试基地,加速实验室成果的产业化。
“既要抓住原始的研发,
还要把成果的转化抓好。”
许建和说道,
要把中试过程中
核心的知识产权抓牢在上海,
“我觉得这是上海未来发展合成生物学
一条比较健康的道路。”
许建和特别肯定了本届生药研讨会上设立青年论坛的举措,他说道,在这些青年人中,未来5到10年,就有可能成为产业界的大咖、领头人,“把青年人才的培养作为重要抓手,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。”
上观号作者:上海科技
关键词:
热门推荐
最新资讯